通过查看日志检测是否有成功的入侵

如果你启用了登陆事件、策略更改、账户登陆、系统事件的成功失败的审核,那么任何成功的入侵都将在安全日志中留下痕迹

推荐对服务器维护的做法:

1、建议每天最少检查一次安全日志。
推荐重点检查的ID事件
529:登录失败,试图使用未知用户名或带有错误密码的已知用户名进行登录。
528:用户成功登录到计算机上。
539:登录失败:登录帐号在登录尝试时被锁定。此事件表明有人发动密码攻击但未成功,因而导致账户锁定

682:用户重新连接到一个已经断开连接的终端服务器会话上。终端服务攻击
683:用户在没有注销的情况下与终端服务器会话断开连接。终端服务攻击

624:一个用户帐号被创建。
625:更改了用户账户类型
626:启用了用户账户
629:禁用了用户账户
630:删除了用户账户 继续阅读

解决MMC无法打开的错误

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流氓。遇到了360,我才懂这个真道理。

工作的地方用到imo,该说什么呢?把360所有产品都卸载了,结果直接导致imo打开不了,软件整个给黑了,运行出现VC++错误,上他官网查询,需要从我的电脑管理那修复一下。后来的结果就是右击我的电脑->管理都打不开了,直接给提示一个mmc错误。

修复方法:

1.注册组件:在开始-运行里输入regsvr32 C:Windowssystem32msxml3.dll

如果提示成功,证明这个问题就被修复了。

2.打补丁: 确定您是否打全系统补丁,建议将MMC控件升级到3.0版本。

3.重新安装: 在备份好管理工具后,覆盖安装管理工具或者重新安装管理工具(但是如果系统本身有问题,可能本方法不能解决) 。

另外:卡巴斯基对这个错误也有修复功能,请自行查考:http://www.kaspersky.com.cn/Kaspersky%20Lab%20Technical%20Support%20Portal/management/6mp19.htm

本文来源:梧桐雨软件园原创,转载请注明链接!

观《毛骗》的一些小想法

其实毛骗是很早之前的网络剧了,最近宿舍的一个小哥在看,觉得挺有意思,便跟着一起看了。

首先说下“毛骗”的含义:毛骗,意思是指街头的小毛骗子,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混迹在城市的边缘。

此《毛骗》,非彼“毛片”,不可否认,不少同学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总是想Y了。例如某女生(不@出来了:))

里面的一些细节,非常类似于韩剧《幽灵》中的一些手法,这里指的是”社会工程学”。

当然,毫不夸张的来说,大学生拍出这样的电影是需要一定的水准的。情节和各方面还算合理,不像国外的一些科幻片,简直就是带你过家家的感觉。

我很欣赏里面的一句话“小偷看不起强盗,因为强盗没有技术含量;骗子看不起小偷,因为小偷没有艺术含量。每一件事,只要到了极致,就是一种艺术”。任何事情,想做的好,都必须要有前提和准备,这里就不多说啥了,顺便吐槽一下:为啥说毛骗好看,绝对不是因为她里头很多东西很过瘾,而是看完之后,你能从这里头得到一些什么教训?例如“贪财?”“好色?”出去社会之后的人际交往,需要注意些什么等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去品味的。当然了,作为同龄人,也确实为他们能派出这样的片子而打心里头佩服。 继续阅读

godaddy利用优惠码续费教程

之前和大家介绍过《关于域名购买的一些建议》,本站的域名也是在godaddy注册的。

因此,无论是注册,还是续费,大家肯定会想:域名好贵。

有没有办法能便宜呢?答案是:有的!

通过godaddy优惠码,能够让你的域名便宜20%甚至30%不等。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利用优惠码呢?这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首先:先登录你的godaddy(如无法打开,请翻墙,或者将你自己的DNS地址设置为8.8.8.8)

然后找到导航栏下的:My Account选项

这个选项就是为了列出你的域名,以及一些关于你域名的其他选项(在godaddy注册过域名的直接忽略此项)

2、找到下面两个选项,①是查看你帐号有哪些域名,②就是对你的域名进行续费了。 继续阅读

说说校园招聘这事儿[转载]

这段时间正是各大互联网公司校园招聘的高峰期,应该说,每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都把每年一次的校园招聘当成一件大事而来抓,尤其是对人力资源部来说,更是大事儿中的大事儿。今年我已经投身创业公司,恐怕三两年内也不需要参加校园招聘这等大费周章的事情了,倒是可以说一些过去的感受,供同学们参考。
且先说两个来自 Twitter 的关于招聘的段子:
其一,据说某公司招聘,先把收集到的一大堆简历随机挑出一半扔掉,因为他们的招聘理念是 “不要运气不好的人” 。
其二,某 HR 说:校园招聘简历挑选法就是第一轮先把长得太寒碜的男生刷掉;第二轮,把长得太漂漂的女生刷掉;第三轮,再把星座和自己不和的刷掉。
且不说这两个段子真实性与否,但至少可以肯定的透漏出两个信息(尤其是对临近毕业的在校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有很大的偶然性(运气成分)在里面,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则一定有其必然性;而对于招聘方来说,发出去的 Offer 信则是绝对有很大的随机性的事情。 继续阅读